close
近年來,扶綏縣積極搶抓機遇,將“雙高”基地建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先後建設“雙高”基地40.65萬畝,取得瞭經濟、社會、生態多重顯著成效,出現瞭群眾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由蔗地改蕉桉地向蕉地桉地改蔗地轉變、由粗放型管理向制度化精細化管理轉變、由試點示范向整縣推進的轉變“四個轉變”的現象,成為廣西“雙高”基地建設面積最大、效益最好、建設水平最高的甘蔗“雙高”基地建設典范。
“四個創新”保“雙高”實現“四化”
目前,扶綏縣的甘蔗“雙高”基地面積基本實現瞭經營規模化、種植良種化、生產機械化、水利現代化的“四化”目標,該成果的實現得益於該縣圍繞甘蔗“雙高”基地建設中的“四個創新”——
創新實施“分股分紅不分地”的渠蘆合作社模式。群眾以土地入股成立專業合作社經營,實行統一標準、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分配“五個統一”,最終實現“分股分紅不分地”。目前該縣共有26傢專業合作社、46傢農民互助聯營社建設經營甘蔗“雙高”基地,共推廣渠蘆模式土地經營面積2.48萬畝。
創新實施制糖企業專業化現代農場經營模式。該縣在“公司+農戶”的基礎上,探索“公司+傢庭農場”長效模式,積極引導農戶參與“雙高”基地建設,實現蔗糖一體化管理。目前,扶南東亞公司共建“雙高”基地3.17萬畝。
創新實施高標準、高技術含量專業公司種植模式。該縣積極引進公司專業種植建設“雙高”基地,嚴格按照全程機械化和自治區“雙高”基地建設基本要求,建設領先水平的“雙高”糖料蔗生產示范樣板基地2.81萬畝,為全區甘蔗“雙高”基地建設樹立標桿。
創新實施制糖企業扶持經營主體“流轉轉包”模式。通過政府協調,由制糖企業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向群眾租賃土地並支付租金,在轉包給合除油煙機推薦作社、專業農業公司或種植大戶建設“雙高”基地,確保農民、糖企和公司實現共贏。目前該縣東門南華公司通過該模式實施“雙高”基地1.85萬畝,其中?隴一品公司基地1.28萬畝。
擴大機械化率保証高效的種植技術
“轟隆隆,轟隆隆!”2月27日,扶綏縣東門鎮?樓村萬畝種養循環甘蔗“雙高”示范基地內好不熱鬧:一邊是10幾臺大型拖拉機正在來回深耕深鬆,而另一邊5臺大型甘蔗種植機井然有序地開展播種作業,播種、施肥、覆土……整套工序同步進行。
“有瞭這個‘大鐵牛’,耕作一天能頂過去傳統耕種好幾天的工夫,省去瞭不少勞力。”扶綏油煙處理規劃縣東羅鎮金盟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黃師父告訴記者,一臺甘蔗種植機進行播種一天(耕作約8小時)能完成20畝左右的甘蔗種植面積,如果地塊的坡度足油煙處理夠平緩,機器耕作的效率更加顯著。
近年來,扶綏縣大力推廣甘蔗機械化種植,在深耕深鬆、機械種植、田間管理、機械收獲、入場壓榨五個甘蔗生產環節中實現機械化。截至目前,扶綏縣擁有農機總動力43.22萬千瓦,擁有各種類型拖拉機9798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208臺,多功能拖拉機2640臺,大中型機引農具4028套,小型甘蔗覆土中耕機992臺,甘蔗聯合收割機22臺,甘蔗提升機499臺。2016年全縣甘蔗種植面積112.08萬畝,其中宿根蔗67.25萬畝,新植蔗44.83萬畝。實施甘蔗機耕作業面積44.65萬畝,佔新植面積的99.6%,,甘蔗機械化種植面積12.5萬畝。甘蔗機械化中耕、施肥、培土面積50.1萬畝。甘蔗機械化收獲面積3萬畝,全縣甘蔗生產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62.5%,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種養循環模式前景看好
去年底,扶綏縣東門鎮?樓餐廳排油煙村群眾自願將土地流轉給廣西東門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再由該公司將土地轉租給崇左市?隴一品農業有限公司建設"雙高"糖料蔗基地,即?樓村萬畝種養循環甘蔗"雙高"示范基地,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
值得期待的是,該示范基地按照種養循環模式(甘蔗苗/尾稍--牛羊豬--沼氣清夜--甘蔗地)實施甘蔗“雙高”循環產業建設,採用青貯技術加工甘蔗葉、尾稍和無效苗作為長時間保存的飼料就地使用,養殖排泄物通過無害處理直接通過灌溉系統對甘蔗進行施肥,降低中央成本。“基地計劃種植42號甘蔗種苗,根據該品種早生快發的特點,每年4月份對甘蔗進行一次採收,把採收到的甘蔗苗及收獲期甘蔗尾稍加工成青貯飼料。”據?隴一品公司董事長吳勁鬆介紹,新建的萬畝雙高基地成型之後全年可加工青飼料4萬噸左右,目前青貯飼料的市場銷售價格為350-400元/噸,加工成本為200元/噸,每噸青貯飼料的存利潤為150元-200元之間,同時,牲畜的糞便通過沼氣處理後,清夜可以通過水利化系統還肥於甘蔗地,減少化肥的投入,整套系統運作起來將有效提高甘蔗"雙高"基地的經濟效益。
該示范基地配套養殖場預計於今年6月底完工投入使用,計劃配套建設養牛場12.5萬平方米,肉牛養殖規模達到2500頭以上,建設養豬場27萬平方米,年存欄生豬預計餐廳油煙處理1.35萬頭。
“通過‘種養循環’、‘桉改蔗’、‘坡改梯’的改造,建成一個高產、生態、一體多元、一主多業的多元化的現代新型生態循環農業基地,對輻射帶動周邊群眾乃至全市農民發展‘雙高’基地和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將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扶綏縣東門鎮黨委書記何永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將全力打造一個生態循環“雙高”基地建設示范點,實現生態養殖和甘蔗“雙高”基地建設更好的有機融合,讓甜蜜事業更加甜蜜。 (左江日報記者 鄧俊宇)
828F63C7818014F1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